先說個我家有些久遠的小故事。
兒子兩三歲的時候,我家老公很會罰兒子站。 Read more
記得一年多前,有次上父母成長班,講師徵求家長分享,自己面對孩子在外發脾氣的經驗。我自告奮勇地上台分享了,自己如何溫柔而堅定地陪伴孩子走過情緒的經驗。在那故事中的是兩歲半的女兒,為了某速食店的玩具而哭鬧。 Read more
每天早上陪兒子去公車站牌等公車,回程路上都會遇到鄰居媽媽。平常大多是點頭問聲早就錯身而過,直到一個多月後的某一日,她駐足一會兒,説出了那個我猜她放在心裡很久的疑問「這麼大了,還要陪等公車喔?真辛苦呀!」礙於她趕著上班,我沒回答太多,說「不,要謝謝他這麼大了還願意讓我陪。」但打算多說的是,「我想把握每一個兒子還願意敞開心胸跟我聊天、說說想法的機會。」 Read more
我家兩個孩子從大班畢業起的每個寒暑假都會離家、離開我們,去實際自己過生活兩週。為了確保他們到了冬夏令營確實能自己做主,不會有人盯前跟後,在挑選營隊時,我只專注於對方是否能對孩子提供滿滿的關心、接納、了解與支持。至於孩子是否能在營隊中學到某些知識或是實質上有所增長,就不是我關注的了。 Read more
「當孩子開始學習,就是親子關係一大考驗的開始啊!」這是我最近的感觸。 Read more
猶記得,民國八十年左右,股市上萬點,舉國歡騰。霎那間,無論是市場菜販、早餐店老闆甚至是走在路上,隨便一個路人,人人都能說得一口股票經。年紀小小的我們,當時正在學校上投資課,課堂上聽著老師口沫橫飛地說著靠股票能多麼快速地累積財富、看著當時的超級暢銷書《股票聖經》,我們真的後悔平常沒能把打工賺來的錢好好地存一存。因為,這麼一來,我們就不需要光看著別人賺錢而自己只有空流口水的份了。 Read more
印象中,女兒很好帶。
之所以這麼說,是因為餵母奶,省掉了按時計量以及拍背打嗝的程序,餓了就餵,我也讓自己安於任何情況下都能餵奶的狀態。我發現,一旦這件事放下了種種執著與所謂「專家」「老手」的規範與警告,跟女兒相處竟然自在了起來。 Read more
那天,路過一戶人家,瞥見門口站著一個看似急著外出的媽媽,懷裡抱著的一歲多的小女孩邊哭邊拍打著自己的嘴巴,又哭又叫的。我一個路人甲,看著她沒有被好好對待的模樣,心裡非常不捨。就這樣,那小女孩那天的模樣,縈繞在腦海裡,難受的感覺逼得我不得不思考。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