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阿姨輩的家族朋友常常提到兒子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哭訴兩個成年兒子如何不體貼、如何傷透她的心,家裡長輩提醒她太疼兒子,也舉例其他親戚是如何教養同齡孩子讓她參考,但她只是自怨自艾,說是別人命好,生到的是好孩子。轉述這事給我聽的長輩搖頭嘆了句,「慈母多敗兒」。 Read more
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

有一個阿姨輩的家族朋友常常提到兒子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哭訴兩個成年兒子如何不體貼、如何傷透她的心,家裡長輩提醒她太疼兒子,也舉例其他親戚是如何教養同齡孩子讓她參考,但她只是自怨自艾,說是別人命好,生到的是好孩子。轉述這事給我聽的長輩搖頭嘆了句,「慈母多敗兒」。 Read more
那天在公車上看到一個媽媽推著嬰兒車,發現自己到站卻差點來不及下車,她急忙向司機大呼稍等,在眾人目光下,奮力卻俐落的穿過人群抬著嬰兒車下了公車。看著這一幕,想起自己,孩子還小時,我也常獨自帶著兩小到處玩,慶幸在老大嬰兒時就買了號稱最輕便的秒收車,讓我可以一手抱起小的,另一手快速收起嬰兒車,背在肩上,空出手來牽老大。 Read more
每年到了十二月,我們就開始提醒兩個小孩要乖一點,聖誕老公公會根據小朋友的表現,決定要不要送禮物噢。對我們家來說,過聖誕節既非本土文化、也無關宗教,假裝有聖誕老公公這回事,純粹只是逗小孩開心。大女兒三歲時,聖誕節那兩天她正生病,看著病懨懨的她乖巧依舊,我們買了一個小小的玩具,跟她說了聖誕老公公的故事,鼓勵她表現很好,所以給她小禮物。故事開了頭,此後每年小孩就有了期待,我們也就順勢繼續假扮孩子的聖誕老公公。 Read more
一個女人不管她原來的面目為何,若是多了「母親」這個身份,她就不再只是她自己,她被賦予了這個名詞下許多正面的想像。一個母親,應該具備一個慈愛、堅強、有責任感的女性形象,這個形象也讓母職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。 Read more
看著姐姐睡著的臉,我心裡隱隱有股愧疚感。六歲小孩的臉已褪去胖嘟嘟的線條,是個大小孩了,卻仍有幼童的稚氣。但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恣意的狂吻她的臉,望向另一旁三歲的弟弟,依然肥嫩的臉蛋讓我忍不住每天親啄好幾下,佐以甜言蜜語。姐姐呢?她三歲時我們也是如此親密的嗎? Read more
記得我在結婚前問一個已婚同事,兩個人在婚姻中最容易吵架的事是什麼? 他想都不想立刻回答,「錢啊」。 Read more
小P在三四歲之後,屬於她自己的個性漸趨明顯,她對於某些細節的堅持、甚至介意,常常我不能理解,搞得我接近發怒邊緣。在外用餐時,她堅持不坐靠內、靠牆、或旁邊有植物擺設的位子,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