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女人不管她原來的面目為何,若是多了「母親」這個身份,她就不再只是她自己,她被賦予了這個名詞下許多正面的想像。一個母親,應該具備一個慈愛、堅強、有責任感的女性形象,這個形象也讓母職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。 Read more
不一樣的母親- 電影中另類的母親形象

一個女人不管她原來的面目為何,若是多了「母親」這個身份,她就不再只是她自己,她被賦予了這個名詞下許多正面的想像。一個母親,應該具備一個慈愛、堅強、有責任感的女性形象,這個形象也讓母職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。 Read more
這次我想用五個廣告,五個故事獻給全天下所有的母親,你們都是孩子的唯一,也擁有獨一無二的且無人可以取代的特質。那是甚麼呢? 答案就在你的孩子身上。 Read more
編按:作者Sharon在“為我的寶貝講故事“中,記錄了許多繪本、童書的閱讀心得,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,分享一本由艾德.安柏利 (Ed Emberley) 所創作的作品—Thanks, Mom。台灣的讀者可能對艾德.安柏利 (Ed Emberley)很陌生,但他的作品在國外深受孩童的喜愛,尤其是教學繪本系列,開啟孩童無限想像。這一本故事簡單,色彩豐富,還提供給小朋友網路上免費下載著色卡,可以在閱讀故事後,與孩子們一起動手畫畫呢。 Read more
編按:網站「為我的寶貝講故事」是一群愛閱讀、愛孩子的爸爸媽媽成立的,在親子共讀的相處中,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,還有與父母共讀的親密感。作者Jamie在網站記錄了許多繪本、童書的閱讀心得,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,分享一款獲獎無數、設計獨到的童書app– 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. Morris Lessmore,讓喜歡閱讀的大人小孩,在實體書之外有一個新的創意選項。文章最後,我們也有節錄動畫版的故事內容喔! Read more
第一次成為母親,總是在懷孕的時候,就開始到處收集資訊,或者聽聽別人懷孕的故事,學習前人的經驗等。對於寶寶的來臨,在一切都還是未知的情況下,總會有些期待。記得我的第一次胎動,我跟先生都高興不已,連面孔都還沒見到的寶寶,就已經有這樣深刻的情愫。總是幻想當寶寶來到這世界上,我會怎麼關愛他,怎麼教育他。 Read more
編按: 《與孩子一起上的情緒管理課》是時報在今年二月重新出版的經典教養書,此書第一次出版是十幾年前,書中的教養觀念不僅是針對孩子,更強調透過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,與孩子一起學習面對問題,處理情緒。本文作者Mella是紐約大學的幼教碩士與3-6歲蒙氏認證教師,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,閱讀此書後,對教學與教養有另一種角度的體認。我們為人父母者,比起孩子真的能更成熟處理情緒? 還是也需要跟孩子一同學習情緒管理呢? Read more
寶寶出生後各位爸媽是不是快門按不停呢?有些新手爸媽幫寶寶拍照時總是特別緊張,因為新生兒身體柔軟,頭骨脆弱,爸媽連拍個照都不敢任意亂動他們。而且,父母被新生兒的作息搞得手忙腳亂、筋疲力盡,卻忘了這階段的小小孩才是可供我們擺佈拍照的好時機,再過幾個月他們可就到處亂爬、不受控制了。但新生兒除了睡跟哭,還能怎麼拍才有創意?
大部份的親子攝影呈現的幾乎都是孩子的美好,天真的笑靨、甜美的表情、以及親子間親暱的互動。但是,帶過孩子的媽媽們都知道,育兒可不是一項優雅進行的任務。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