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媽是學插畫,好爸是學設計,也因此,好多人說「好娃一定很有藝術天份」或是 「好娃一定很喜歡畫畫、很會畫畫吧」。但是,基因跟天賦,真的難以預料,即使有潛在的因子,沒有後天的興趣啟發,也不見得就會有所表現。我不會說好娃一定有藝術天份或是一定愛畫畫,但同樣的,我也不會否定,天賦跟興趣,都是一輩子的事,為什麼要急著在兩歲的時候就下定論呢?而且,就算好娃是我的孩子,為什麼就一定會和我一樣呢? 她應該走自己的路,有自己的人生!若是剛好和媽媽一樣對藝術有興趣,我覺得幸運,因為我能多給她一些建議,一起討論分享,讓她也許能少走些冤枉路;若是和我走不同的路,我也覺得開心,因為能陪著她一起,探索新的領域,一同學習,一同成長。
從塗鴉開始認識藝術
關於學習,我從來不為好娃設限,覺得她應該學什麼或不應該學什麼。這年紀應該是多方接觸、培養興趣,而不是真的「上課」或是「有目的」的學習。所以好媽和好娃一起,體驗過音樂律動、小小廚師、繪本活動等等的課程,當然,也少不了塗鴉課。好媽希望,能讓好娃都接觸看看,也許從中她會找到自己喜歡的,或是讓自己開心的方式。

好媽其實是是親子塗鴉老師,為什麼還帶好娃去外面上課呢?因為孩子在媽咪和在老師面前是不一樣的。好娃就是對媽咪比較任性、情緒性,在老師面前則比較安分。加上課程會有其他小朋友一起,好媽也想讓好娃瞭解學習團體的互動。而且,多帶她去外面走走,看看新環境,對這年紀的寶貝也很有幫助。
雖然我們是美術背景,但是好娃並沒有生下來就愛藝術、愛塗鴉。相反的,一開始她十分排斥。下面的分享就是好娃如何一步步開始接受與適應顏料著色。
給孩子時間慢慢習慣顏料
第一次帶好娃去上塗鴉課,她剛開始很開心,但沒想到在塗鴉的過程中,她在意的竟是沾到手上的顏料,而其他小朋友則是大膽放開地創作,好娃只有很憂鬱的在面前一小塊地方塗抹了一點點顏色,便堅持要去洗手,老師跟好媽一開始試著說服她再玩一下,卻換來崩潰大哭,只好帶她去洗手。

有一派說法是,要讓孩子練習敢用手玩顏料,所以要在不提供其他替代品的狀況下,讓孩子不斷的嘗試。我非常贊成,但身為人母,真的無法用「半強迫」的方式,因此,在家裡我準備了許多道具,讓好娃配合使用。我希望好娃能先藉由工具的輔助認識顏料、喜歡顏料,進而再慢慢練習用手玩顏料。
回家之後,好娃還是堅持顏料沾到手就要去洗手,我則是配合她的意願,因為我希望跟顏料、塗鴉有關的一切,對好娃來說都是輕鬆愉快的。
過了一陣子,好媽又帶好娃去上塗鴉課,這一次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筆刷跟其他工具,她似乎比較願意配合了。

一天,好娃突然用蠟筆塗起自己的腿!我整個欣喜若狂,趁勢稱讚:哇~妳好棒哦,妳幫腳腳畫什麼好漂亮的顏色呢?好娃一邊塗一邊解釋她的創作,我也在對話中順勢不斷讚美,引導她「顏色不是髒髒,不用馬上洗掉。」
為了讓好娃慢慢喜歡跟習慣塗鴉,我也嘗試了許多不同的媒材,像是用刮鬍泡、白膠、顏料調成立體的塗料(puffy paint)。不過質感軟軟糊糊的,她摸了一下,就決定還是用筆刷。我也尊重好娃的決定,給她時間跟空間。
輕鬆引導孩子享受塗鴉之樂
之後又有一次上塗鴉課,對於拿小道具蓋印,好娃已經易如反掌。甚至肯主動用手沾顏料!想洗手的時間也拉長。看著好娃一點一滴的進步,好媽真的好感動。為了引導好娃,我也放下許多龜毛的個性,當她倒出整瓶亮粉,不斷塗抹,弄的到處都是,我仍是耐著性子,用稱讚和引導雙管齊下,就是希望好娃多接觸一些不同的材質,能放開來玩,也改善觸覺敏感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,某天好媽用氣球引導好娃塗鴉,玩著玩著,好娃手上沾上了不少顏料。我看機不可失,立馬把自己的手塗滿顏料,一邊說:哇,我的手怎麼那麼漂亮啊,是紅色的手套嗎?玩得正開心的好娃,馬上學起媽咪把手塗滿,母女倆就對著紅色的手,互相稱讚了一番。然後,更讚的事發生了!!!好娃竟然說想用腳試試看!!!踩進去之後,好娃覺得滑溜溜的真好玩,開始左右扭扭玩得超開心的。

雖然小孩常常塗鴉在地上、桌上、或媽媽的身上,但只要寶貝願意玩塗鴉,媽咪們請睜隻眼閉隻眼,讓孩子自由發揮,事後的清理換孩子開心的體驗,真的超划算。
用手腳沾顏料這個遊戲讓好娃放開心胸、擁抱塗鴉。讓腳盡情地踩在顏料盤中左扭右扭,好娃玩到開心狂笑(因為顏料很濕滑,所以媽咪爸比們一定要扶好寶貝)。

現在的她,再也不會害怕顏料了。
更多好媽好娃塗鴉手作跟心路歷程,會持續分享給大家喔!!!
Pingback:[體驗]LOVINK安全無毒手指顏料–讓孩子盡情塗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