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共讀- 愛妳的心永遠不會改變

自從陪孩子共讀後,我也開始漸漸愛上了閱讀繪本;對於小小孩來說,圖像比文字更具想像力與吸引力,對於我而言,我也喜歡圖像帶給我的視覺體驗,不論是用色、畫風、圖文編排…等,都像是一部短片引導妳看完整本書;現在在市面上或圖書館都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繪本,當然也有許多得獎的繪本。

 

深富哲理的得獎繪本

 

而這一本由韋伯文化國際出版社出版的《愛妳的心永遠不會改變》,其繪者卡特琳.莎樂爾 Kathrin Scharer也曾獲國際安徒生大獎。光看封面和封底大概可以推測,本書述說的是一個親子間呈現愛的關係,但繪者用色非常的大膽,他採用了星球中的黑色背景,來凸顯大個子(母親)與小不點(小朋友)的體型差異與溫暖的愛。會說繪者用色非常大膽的原因,是因為孩子對於鮮豔的色彩較為喜愛,強烈的黑底雖可凸顯故事角色的圖樣與溫暖的愛,但對於孩子並非有其閱讀的吸引力。

 

愛妳的心永遠不會改變》的寫作方式顛覆一般繪本先介紹人物關係的模式,反而直接透過小不點破題提問「最剛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呢?」,小不點想問的是他和大個子之間的關係與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這樣的故事敘述方式很有哲理,但偏偏孩子還無法輕易理解,若以逐字閱讀方式的話,很容易造成孩子有看沒有懂而不喜愛,因此建議這本書比較適合家長透過不斷地思索,轉換成自己與孩子間的關係來傳達彼此的情感。

 

作者提供
作者提供

 

一問一答探尋愛的起始

 

故事的開端,小不點(小朋友)拋出了一個疑問「我們之間是怎麼開始的呢?」。

 

大個子(母親)回答:突然間,不知怎麼搞的,你就出現了。然後我就說: 喔! 你終於來了,你看著我,我看著你,然後——,咻咻,這份愛就出現了! 這份愛這麼大,大到連我的身體都裝不下。

 

小不點說: 我當時覺得我就是屬於這裡沒錯,在這裡,我就像海裡的水,像灌木叢裡的樹葉,或像夜空中的星星。

 

以上這段問答,讓我聯想到所謂的胎內記憶,孩子是否在天上時,就已選擇了自己的母親呢? 當我們殷殷期盼孩子的到來,有一天,他就突然出現了,然後這份愛就這樣開始了,而孩子在我們體內時,就像是海裡的水,夜空中的星星那般,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歸屬感,感受到與母親本為一體且密不可分,如同自然萬物生長般的理所當然。

 

而要讓他們產生感到安心的歸屬,不就是我們的愛嗎? 那份堅持健康飲食的愛,堅持運動的愛,堅持愛自己也自然愛護到孩子的愛。

 

讓孩子體會彼此專屬的愛

 

說穿了,它是一本在討論「愛」的本質和「愛」的存在狀態。對於「愛」這個課題,就連大人間也不甚瞭解,若要說他是給孩子閱讀的,不如說是要給我們仔細端詳與揣摩的繪本。例如每當我們生氣難過時,這本書要帶我們回到了愛的最初—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開始。

 

所以這本書比較像是家長需要先自己透徹地瞭解本書要傳遞的訊息,再來觀察與孩子間的關係做為故事內容主軸,並且重新詮釋故事的敘事方式,並透過詢問孩子,想不想知道你跟我之間的愛是怎麼開始的呢?會不會結束?會不會改變呢?來和故事的主角與內容作搭配,將這份對孩子的愛傳達給他們。

 

作者提供
作者提供

 

繪者/作者簡介

 

保利(Lorenz Pauli)

 

出生於1967年,原是銀行職員,參觀在伯爾尼的幼兒園後,就決心成為幼兒園教師。自1989年在利科芬擔任幼兒園教師。從1993年起他開始耕耘幼兒教育,撰寫圖書、舞台劇。

在2003年獲得奧地利國家獎兒童詩歌的榮譽證書。在2011年,以《和變色龍玩捉迷藏》(Oma-Emma-Mama)獲得國際兒童讀物聯盟(IBBY)榮譽書目與北萊茵-威斯特法倫州的兒童圖書獎。在2012年,以《狐狸愛上圖書館》(PIPPILOTHEK???—EINE BIBLIOTHEK WIRKT WUNDER)獲得萊比錫書展閱讀羅盤獎。

 

卡特琳.莎樂爾 Kathrin Scharer

瑞士知名繪本作家與插畫家,1969年出生於巴塞爾,巴塞爾造型與藝術學院畢業,主修繪畫與工藝教育。莎樂爾目前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與插畫創作,第一本繪本即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,也曾於2005和2007年代表瑞士參加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。莎樂爾除了自己創作繪本,也長年與羅倫斯.波利合作,並深獲好評與肯定。擅長畫動物的她,結合傳統媒材與拼貼技法,用色大膽、設計感強的作品曾獲德國海德堡里安德童書獎、德國北萊茵–威斯特法倫州童書獎、瑞士兒童與青少年媒體獎、德國最美麗圖書獎、德國萊比錫閱讀羅盤童書獎與國際少年兒童讀物委員會(IBBY)榮譽書目,並曾獲德國兒童青少年文學獎提名。2012年,莎樂爾因其卓越傑出的作品,獲瑞士提名國際安徒生大獎。

 

執行編輯: Lisa

參考資料: IBBY博客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