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麟閱讀的問題,我們一直非常困擾,困擾的不是他不愛閱讀,相反的是他太過沉迷於閱讀這件事,在我們家只要小孩不見就是去妹妹房間找人,因為妹妹房間有一整面的大書櫃,只要一有小空檔,三個孩子,尤其是麟,就會定在某個位子,倚著牆、靠著枕無聲無息的一直讀下去,直到被媽媽大吼名字,才會急急忙忙的蓋上書跑出來。
閱讀當然是好事,這點我也不否認,尤其麟的確從閱讀中獲益不少,從來沒去補過作文卻在小四代表班級參加作文比賽;隨便一個主題就可以口若懸河的開講,常識的豐富到連自然老師也嘖嘖稱讚;上次哥哥麒的作文題目是有關音樂的,在旁邊聽到的麟都可以信手拈來一句愛迪生的名言佳句,令我挺為吃驚。
麟麟閱讀的範圍非常廣泛,從低年級時的三國、西遊記、封神演義…;中年級的史記、偵探小說全系列…;到五年級現在才開學不到兩個月,金庸已經讀了四套,甚至我在讀的教養書、早餐店、診所的報紙…,他都不放過的吸收著,這一切聽起來挺美好的,但如果情境換成是老師正在上課的教室中呢?

沒辦法控制在上課偷看書
上課偷看書的這個壞習慣大概是三年級開始的,小二時我曾進班看過他上課的狀況,有過動特質的他在班上老是停不下來,上面在上課,他則在座位上不停的發出噪音干擾課程,一下翻書包、一下敲鉛筆、玩鉛筆盒,不然就是翹著椅子兩隻腳搖晃、坐沒坐像沒定性,當時在現場的我真是尷尬極了,也終於了解為什麼他總被放逐在教室邊角的位置;更慘的是因為屢勸不聽,不斷被老師記點提醒,最後甚至累積到要罰抄82次課文,慘烈的情形可以參考我當時另一篇記錄「小二,終於再見了!」。
升上中年級的麟,遇到一位極有耐心、包容度高的導師,也發生過因為屢勸不聽,課外書被科任老師抽掉,結果麟大爆走,搞到老師沒辦法上課,師生雙方槓起來的情形;最後我們在老師的建議之下認命地開始參加資源班的課程,主要就是在學習衝動控制、情緒調整,賺到得是早上可以打樂樂棒球;中午不用午休可以去玩桌遊,還有因為資源班過動兒的身分,各科老師大致上對他都有一定的寬容度。
但對於上課偷看書這件事,相信我,身為家長的我們真的是試過各種策略,好言規勸、強硬處罰全都來過,但效果有限,沒多久就又聽到他再犯,實在傷透腦筋。
加上視力已經從小三開始拉警報,上個月看完眼科,醫生預告大概半年內,麟就得要戴眼鏡了,真是晴天霹靂,麟自己非常厭惡戴眼鏡,所以對於這個消息極度排斥,但是說歸說,緊張也只有當下緊張,回到教室依舊忍不住屢犯。
高年級第一次師生衝突
然後果然又出事了,這次是某科任老師走過去抽走他的書,麟告訴我他有控制住不可以亂發脾氣,但被老師一陣謾罵之後本以為已經熄火了,結果老師又把他叫出去,要他當著全班的面站在講台上繼續接受老師情緒化的批評,老師甚至說教育就是有像麟這樣的壞學生,才會一直出問題;還說他們班一看就是一堆壞學生等等,麟告訴我他真的當下氣不過,所以開始狠狠的瞪老師,據他形容後來老師甚至撇過頭去不敢看他,好在下課鈴聲響起才結束這場衝突。
麟真的是運氣很好,五年級帶領他的是一位相當專業又尊重孩子的好導師,之前還擔任過特教組組長,陳老師開學以來就很清楚的告訴麟,「上課看書」當然是違反班規的,但知道麟的狀況,所以大家談好互退一步,麟必須隨時跟上大家的進度,比如說老師要同學接力唸課文,他不可以拖慢大家速度或找不到唸哪裡;老師如果問問題,麟一定得馬上答得出來,幾次犯規被老師嚴厲處理,麟也都心平氣和的接受;我們曾問過老師要不要我們回家強硬的規定要求甚至處罰,老師卻希望再給彼此一點時間觀察再做決定。
再加上資源班的老師也很懂得如何帶他,所以我很尊重兩位老師的建議,在了解科任課事件的始末之後,老師告訴我希望暫時讓麟抽離該堂課,到資源班寫閱讀單或唸英文,我們同意了,但說真的心裡還是忐忑不安,這真的是好的方法嗎? 麟才十歲,難道他不能努力去適應各種老師嗎? 就算是情緒管控不良的老師,大家都能接受,麟不應該去被磨練嗎?

找專業的兒童心智科醫師求救
種種的疑惑迫使我替麟掛了號去找我十分信任的吳佑佑醫師,之前就聽過她對於過動症ADHD精彩的演講”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”,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,加上她本身也有一位過動的孩子,目前已經大學了吧,我相信更可以為我們這些還在摸索學習的爸媽指點迷津。
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到診所,來之前我當然清楚地和麟溝通過,孩子大了也該徵求他的同意,問了他:”願不願意讓吳醫師幫助你也幫助媽媽處理你忍不住上課看書這件事,也許吳醫師有一些策略我們可以試看看?”,麟之前見過吳醫師就很信任她,所以當下就欣然同意。
看診的時候開始講述麟的問題時讓他十分不自在,他不停地摸著醫生桌前的防護條,又開始動個不停,吳醫師聽完之後告訴麟:「怎麼辦,吳醫師也不知道要怎麼幫助你耶?」但當然還是給了麟一些小提醒,然後告訴麟她要和媽媽說說話,請麟到外面等,麟如釋重負的點點頭走出去,留下我開始忐忑不安地等著。
醫師的金玉良言 醍醐灌頂
吳醫師和我在FB上有過聯繫,知道我在幼兒園工作,她告訴我這真的不好處理耶,但想想其實看書也不是甚麼罪大惡極的事吧,她問我麟功課跟得上嗎? 我說小日記常常拿全班最多章,數學考試這次全班六個90分以上,他居然也摸到90分(不過當然起伏很大),吳醫師接著說我們當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同意上課看書這件事,但某種程度來說也許就睜隻眼閉隻眼吧,我默默的點點頭,心想著:「那就得看麟的福分到哪裡了,能夠繼續遇到開放度夠的老師是他和我們的福氣,如果遇到保守傳統型的老師,大概又會再上演課堂搶書的事件,看來也只能見招拆招了。」
吳醫師看我還是放心不下,繼續說著,戴眼鏡其實是文明病,麟這麼愛看書,就算不是在課堂偷看,應該也很難逃過戴眼鏡的命運吧,還問我是否想過同時申請資優班,有些她的個案的確會這樣處理,尤其當她看了麟的智力測驗知道一些課堂的狀況,也有可能真的是麟已經會了所以無聊,醫師還建議我可以去找看看有國中國文資優班的學校,接著和我分享了一些她的人生經驗,被國文老師趕出課堂兩年的孩子,其實長大後仍舊有很好的成就表現,最後她笑笑地說:「結果今天我好像是在勸妳不是在處理小孩耶!」我終於能放鬆心情笑出來。
身為媽媽的為難
如果是以老師的角度處理,我相信我的選擇和做法會和麟的兩位老師一樣,某種程度的接納孩子不同的特質,但今天我是孩子的母親時,總會希望孩子能和大家一樣,不要造成老師的困擾,甚至成為課堂的干擾,對於孩子種種不合常規的行為,總是感到內疚自責,總希望自己還可以多做些甚麼,希望能努力改變孩子去符合傳統社會的期待,但這樣對孩子而言真的好嗎?這些傳統的期待真的能幫助孩子和我們嗎?
走出診間,看到麟又興奮的拿著診間的書,告訴我這本超好看的好想看完再走,而我看著他,好像放下了一些重擔,拿著麟的健保卡,忽然覺得來掛號的好像應該是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