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歷了美好的戀愛過程,好不容易開花結果走向婚姻,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開始構築夢想中的城堡,但往往現實總是讓人失望,兩個人在各自家庭生活二三十年的慣性,突然要跟另一個人住在一起並共度下半輩子,這樣的轉變確實讓不少人要花時間來適應。夫妻間剛開始的蜜月期似乎結束得特別快,最後成為連招呼都懶得打的室友,有很多對夫妻的相處模式,其實都隱藏著令人不可置信的「強迫症」,這些也許是你生活中自小習以為常的規律與價值觀,但在另一半眼中卻是讓人無法忍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緊箍咒。
危及關係的「行為強迫症」跟「情感強迫症」
曾經發生在身邊朋友的實例,老婆因為個人的生活習慣要求嚴謹和個性潔癖,堅持主臥房一定要一塵不染,只要進去主臥房的不論是「人」或「物」,一律都需經過酒精消毒;又或者洗個衣服堅持要將衣物分類至四到五類,等洗完也到半夜了;或老婆每次在準備晚餐的過程都十分堅持步驟與細節、包括後續的收拾與環境整理等,煮一餐飯花2個小時以上跑不掉,本來全家興沖沖的等待愛妻晚餐,最後都要八點之後才吃得到。或是容易在無形中主導另一半的「食衣住行」,希望照著自己的想法去過生活、規定另一半這不行那不准的。諸如此類的生活模式與堅持,也許在原生家庭中是視為習以為常,但在另一半眼中卻是無法忍受的特異行為,因而種下使關係降溫的導火線。
除了生活習慣與行為上的強迫症,另一種對婚姻帶來影響的是情感強迫症。兩人在相處時覺得另一半理所當然知道我要什麼,強迫對方接收自己的情感理念與訊息釋放。但,真的,尤其是男人,除非真的是肚子裡的蛔蟲,否則他是不會了解你的一個動作,一個細微的改變後面代表著多大的意義,女生不要進行無止盡的試探,最後搞得自己覺得一直以來都不被受重視,進而心灰意冷,最後演變成雙方再也不想繼續在婚姻關係裡努力著,這些現象由當事人對婚姻生活態度與方式和在彼此情感上的逼迫,都是迫害情感與關係的「強迫症」,也讓雙方走向難以收拾的局面。

四帖藥方改善你的「強迫症」
改善你的強迫症,不妨試試以下四點建議:
- 家庭是靠「愛」維繫,不是你的「規則」
拋下你的「長官」心態,愛他不是管他,了解彼此的不同,給對方空間。兩個人在走入婚姻的那一刻,就該思考每每在生活之中可能發生衝突前,適時地轉換做法,避免製造衝突的產生,試著收起你的教條,畢竟婚姻生活不是學校生活更不是軍中生活,它沒有校規也沒有軍規,它是兩個人彼此共同在相同價值觀下所建立的關係,兩個人共同尊重與信任這樣的關係和空間,只要在不影響家庭的和諧、甚至人身安全的正常適度範圍之下,實在無需將自身所謂「規定」套在另一半身上。
- 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
很多人在關係中想要「修正」對方,多半基於一種「我都是為你好」的心態,卻不自知這其實是一種「強勢的關懷」。你的關心是出自於伴侶「真正」的需求?還是把自己的需求加在對方身上?婚姻要長久維持,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習如何與「另一個他人」相處,但往往人對於外人是寬容的,對越親密的另一半卻是處處挑剔苛責。何不換個角度,放慢你的腳步、放下不必要的堅持,自然能避免生活上產生的許多衝突,也能避免最後導致關係走向淡薄。
- 發展自己的生活重心
不要把對方的一切當作是自己唯一生活重心,試著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而非伴侶身上,探索婚姻生活之外的個人興趣,例如維持個人工作或事業、找尋個人嗜好、培養興趣、結交與開拓不同領域的朋友圈,讓生活的重心更多元,來分散注意力,也能讓自己過得更開心更有目標。
- 重新檢視自己的優點
回想當初讓對方愛上自己的優點是什麼,即使是婚後也不要讓生活中瑣碎的事物抹滅掉那個讓人愛上的優點,並想辦法正向發展這個優點,時時提點自己,例如當初對方愛自己的細心體貼,便想辦法讓它維持是彼此關係的黏著劑,而不是變成囉嗦、嘮叨等等負面情緒,轉變成彼此的壓力來源。

拒絕夫妻變室友
要怎麼避免與另一半成為吃飯的併桌的飯友,住在一起卻不互動的室友,這絕對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,長時間的累積加上不試著改善與溝通,將會導致日後不可收拾的結果。
「過與不及」絕對都不是婚姻的長久之計,就像橡皮筋拉過緊會斷裂、拉太久也會鬆馳,這是眾所皆知的道理。
如何從中找到適合彼此的生活模式,放下你的強迫症,找尋婚姻的「中庸之道」,對於細節與原則適度而不超過,相信絕對是婚姻走向和諧美好的萬能之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