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,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,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,把一件事情做到好。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,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,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,成為專注力的主人。
親子一起來:3大方法,鍛練專注力

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,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,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,把一件事情做到好。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,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,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,成為專注力的主人。
根據微軟針對2000名參與者所做的調查,受3C時代影響,現代人專注於一件事物的時間愈來愈短,由2000年的12秒,降至2015年的8秒。
現代人零星並破碎閱讀/使用時間成為常態,連大人都很難長時間專心,遑論抱著3C產品長大的青少兒。老師、家長也發現,學生專注做一件事的能力下降,會不斷分心做其他事情:做功課幾分鐘,就瞄一下手機;看書一下子,會順手上網查資料或聽音樂。
專注力,其實是做好事情的基本要求。但當青少兒生活在一個分心成常態、必須多工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時代,師長也要調整自己,不能再用以前的標準審視現在的青少兒。
本期主題探討青少兒專注力,先從觀念面多層次剖析,包括現象、學理、病理(ADHD,注意力不足過動症)指標、父母方法論,再提供家庭生活面可實際操作的建議,包括運動、閱讀、飲食、居家設計,對父母而言非常實用。 Read more
從事諮商的同事說她最怕放長假,一放假,家長有閒,就會檢視孩子的功課,一旦發現成績不夠理想,就會責罵孩子和配偶,家裡就會雞飛狗跳。我在美國有個朋友,先生是外科醫師、太太是骨科醫師,平日都忙到半夜才能回家,孩子當然都已經睡了。只有耶誕節時不必看診,有閒在家中,便把兒子功課拿來看一看。結果每一年耶誕節都大吵架,互相責怪對方只顧事業,沒有管好孩子,有一年還把孩子從床上抓起來,丟到游泳池去。 Read more
本年度在各位媽媽作者又要上班,又要帶孩子,還要寫作中度過。很多人都以為我們這些寫作的媽媽們都是全職媽媽,其實我們的確有全職媽媽在寫作,但更多的是職場媽媽們的分享,他們在工作之餘,努力紀錄了自己的感受與觀察,這些都還微不足道,其實我們更需要的是讀者的鼓勵與支持! 你們的回饋,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。 Read more
最近常帶大兒參加一些不同的課程,除了持續半年的美術以外,這兩個禮拜還接觸了abc英語歌唱和創意說故事等。上課的目的其實是希望他多元接觸還有放電,至於學到東西當然就是次之。我喜歡觀察大兒上課的各種改變。 Read more
前言:現代父母生得少,對孩子總是小心呵護;再加上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幸福而不受苦、順利而不受挫,於是給孩子用最好的、吃最好的,幫孩子打點好一切事情。但父母「做太多,給太多」,過度溺愛,反而把孩子寵壞了,是害了孩子。過去的父母「再窮也要富小孩」,竭盡所能滿足孩子;現在則是「再富也要窮小孩」。
「窮養小孩」並不是指養小孩的錢多或寡,而是以合理的匱乏,讓孩子脫離舒適圈,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,給孩子正確的觀念,教出負責、獨立、不被寵壞的下一代。 Read more
記得一年多前,有次上父母成長班,講師徵求家長分享,自己面對孩子在外發脾氣的經驗。我自告奮勇地上台分享了,自己如何溫柔而堅定地陪伴孩子走過情緒的經驗。在那故事中的是兩歲半的女兒,為了某速食店的玩具而哭鬧。 Read more